020-88888888
塞罕坝如何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海”|和记ag·(中国)集团
发布者:和记ag·(中国)集团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6-18
本文摘要: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景区游玩(7月11日摄)。

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景区游玩(7月11日摄)。记者王晓摄塞罕坝机械林场(7月14日摄)。记者王晓摄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

记者王晓摄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7月12日摄)。记者王晓摄7月15日,防火瞭望员刘军和齐淑艳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座望海楼前合影。记者王晓摄7月15日,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座望海楼里,防火瞭望员刘军(左)在记录观测情况,齐淑艳在瞭望林场。记者王晓摄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

记者王晓摄工人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2013年7月11日摄)。发7月12日拍摄的功勋树。记者王晓摄功勋树资料照片。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

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塞罕坝。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为什么是塞罕坝?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她的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就是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本文关键词:和记ag·(中国)集团

本文来源:和记ag·(中国)集团-www.aq10086.com